46_穿成暴君的白月光(穿书)
番茄小说 > 穿成暴君的白月光(穿书) > 46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46

  数日的时间过去,转眼间,到了四月十五这天。

  皇宫里已经许久没有喜事。近日来,因太后的眼睛状态有了好转,太后心情大好,就想在宫里办一场热闹的赏诗会,让昌平长公主邀请众多皇亲贵胄及其家眷前来吟诗猜灯谜。数名文武众臣和家眷也在被邀请的行列。

  十五的月亮正好,皎洁明亮,高挂在天际,为凡间送去无暇的月色。

  皇宫的御花园里,热闹非凡。

  宫人们忙碌地将写有诗词的灯笼挂到半空中。其中,不少灯笼上写有不同的灯谜,供人猜测。

  灯笼由茜纱制成,漆黑的笔墨落在灯笼表面,与朦胧的光线交相辉映。

  待五彩缤纷的灯笼被高挂起后,随风飘摇,令往来的人被笼罩在如梦似幻的场景中。

  苏瓷随着萧祈煜来到御花园,她四处张望,好奇地穿梭在各灯谜之中。

  不多时,两人遇到了昌平长公主和驸马。

  驸马气宇轩昂,昌平长公主艳光摄人,两人看上去很是登对。

  由于怀有身孕,向来爱好浓妆的昌平长公主今日也只是略施粉黛,着一身素净的衣裳。

  信王殿下,信王妃,你们来了。昌平长公主对他们笑道。

  之前在天凤山庄之时,昌平长公主也算是帮过苏瓷,苏瓷也礼貌地回之一笑,寒暄道:长公主殿下的身子近来可好?

  身子倒是好着呢。就是本宫肚子里的孩子也太淘气了些,这才几个月呀,就时不时地踢我几脚了。说着,昌平长公主低眸,望了一眼尚不明显的小腹,脸颊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。

  许是要当母亲的缘故,昌平长公主眉目间的气质柔和了几分,也不再是往常那种高冷的架势。

  驸马见她笑了,也跟着轻笑,不时地提醒道:御医说了,你应该少走动。我先带你回去吧,赏诗会的事,交给贵妃娘娘就够了。

  苏瓷看到两人恩爱的模样,由衷地为长公主感到高兴,贵族夫妻间,很少有真情存在,而长公主夫妇做到了。

  可一想到小说中昌平长公主的结局,苏瓷脸上的笑容就淡了下去,心中百感交集。

  与太后不同,长公主生性活泼奔放,深得先帝喜爱,先帝狩猎、练兵之时,也偶尔会带上她一起。

  长公主与驸马就是相识于在校场之上。

  驸马一开始只是个地位低下的百夫长。而长公主慧眼识珠,一眼就相中了驸马,甘愿委身下嫁。

  婚后,驸马果然也不负其所望,屡建战功,成为大魏当今最有名的几位将军之一。更难得的是,成亲数年来,驸马对长公主一心一意,在家里,事事都以妻子为先。

  两人的婚姻生活美满,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,两人一直没个孩子。长公主曾怀孕过几次,但总是在两个月左右的时候滑胎了。

  因此,长公主格外珍惜现在所怀的孩子。

  苏瓷知道,长公主会在半年以后,顺利地产下孩子。

  但是,那个时候,正是萧祈安去世,萧祈煜刚登基不久的日子。

  在长公主临盆那天,效忠于萧祈安的驸马领兵逼宫,最终造反失败,死在萧祈煜的剑下。

  长公主刚生下孩子,就得知了这个噩耗。

  她立即赶往皇宫,在驸马的尸首前,拔剑自刎,结束了自己的一生……

  正沉迷于驸马关怀中的昌平长公主显然不了解苏瓷内心的波动。

  本宫先回去养着,你们两位自便,如果有什么事的话,可以找贵妃娘娘或者本宫的婢女。昌平长公主微笑着跟苏瓷道别。

  目前,皇帝无后,赵贵妃代为主持六宫事务。像今日的赏诗会,太后的行动不便,长公主又怀有身孕,赵贵妃自是义不容辞地揽了过来。

  昌平长公主走后,苏瓷站在原地,尚有些失神。

  一旁的萧祈煜不由得问道:王妃为何一直看着长公主?

  苏瓷回过神来,不满地撇撇嘴。

  问你喽。别人家的夫君,都是那么得关怀备至。怎么我就没有那么好命。

  萧祈煜微一拧眉,唇角抽了两下。

  当年,不知道有多少名门闺秀想要嫁给他。而他却选择了她,她居然还觉得自己不够好命。

  是本王最近送的东西不够多吗?萧祈煜回想了一遍原因,想起来,他曾听说,他送的东西,苏瓷都没拆过。

  苏瓷一听到那些东西就头疼,王爷,你下回可别再送那些玩意了。比如糕点,你总是送同一种,就算我再爱吃,每天吃都会腻的。

  萧祈煜:……

  女人的心思真复杂。

  苏瓷瞅着萧祈煜变黑的脸色,不由得偷笑出声。

  谁让他平时总是动不动就欺负她呢,她找到机会,也要欺负回来呀。

  就在这时,苏瓷一抬眸,就与迎面而来的冯清颜和齐王对上了。

  苏瓷保持微笑,跟冯清颜打了个招呼。

  冯清颜内心想杀人,但还是勉强挤出一个标准的笑容来,说道:信王妃,难得信王殿下今日与你一同出现。你也算是苦尽甘来了。

  她指代的无非是上次在左相府,萧祈煜一开始没有陪同苏瓷出席的事。即使后面萧祈煜过来了,但对于一位王妃来说,那还是有点没面子的。

  苏瓷气定神闲地报之一笑,王爷心里有我就够了,这些面子上的东西,我不是很在意的。跟貌合神离的某些人比起来,我还是更喜欢心意相通的方式。

  苏瓷转眸,朝一脸事不关己态度的萧祈煜使了个眼色。

  大哥,事关王府的面子,你倒是配合点。

  萧祈煜顿觉好笑。他这王妃私下里想方设法避宠,躲他跟躲蛇蝎一样,到了外面,就要跟他表现的跟模范贵族夫妻一样。

  真是好尽责的王妃。

  他凑近苏瓷,用只有两个人听到的声音说:本王帮了你,你可以给本王什么回报?

  回报?苏瓷略一恍神。

  她没听错吧。

  她可是在为信王府争脸面,他居然还好意思跟她要回报。

  但是,扛到扛上了。对面的冯清颜还在用挑衅的目光看她呢。

  苏瓷蹙眉,王爷想要什么?

  回去以后,亲本王一下。萧祈煜的嗓音低哑,眸中流转出涟漪的光泽。

  就这样?苏瓷放心了些,随口就同意下来。

  如今,她已经想开很多了。亲一下而已,又不会褪层皮。

  得了回答,萧祈煜牵过苏瓷的手,转头,挑眉道:没错,本王和王妃心意相通。如果再有人质疑本王和王妃的感情,本王自是不会饶过多事的人。

  冯清颜一怔。

  方才,萧祈煜和苏瓷的对话,她没听清楚。可两人相互龃龉的画面,确实显得十分亲密。

  而苏瓷狡黠灵动,萧祈煜高大俊美,站在一起,也是颇为般配的。

  冯清颜心中嘀咕道,不是说萧祈煜当初娶苏瓷只是为了和左相府联姻,寻得苏夫人父亲陈大将军的支持么?

  难道几年下来,他真的对苏瓷产生了感情?

  冯清颜有点不信,正思忖时,身侧的齐王扯了扯她的衣袖,不耐道:好了,别继续丢人了。

  冯清颜的脸色一沉,不乐意地跟着自家夫君走开。

  苏瓷也无暇再与冯清颜计较,想往相反的方向走。

  只是,四个人还没走两步,赵贵妃已领着几名宫女,朝他们走过来。

  几位请留步。赵贵妃叫住了他们,白净的瓜子脸上带了浅淡的笑意,长公主殿下将赏诗会的事交由本宫负责。本宫想来想去,觉得还是要为今晚添一点乐趣才好。不如,大家来玩一个游戏?

  什么游戏?几个人异口同声地问道。

  赵贵妃介绍道:不如你们分为两组,进行猜灯谜游戏,在一刻钟内,猜对灯谜数量最多的一方获胜。本宫刚刚也是这么跟其他人提议的。

  几人再看向御花园中的其他人,只见许多人已经在玩的不亦乐乎。

  今晚的灯谜,是由宫中数人所写的。其中也有几个是陛下、太后、长公主所写的。说不定,你们等会所猜的灯谜中,就有他们的。赵贵妃又是笑着提醒。

  话音落入苏瓷的耳中后,苏瓷略是失神。

  按照小说的时间线,皇帝貌似只能活半年了?

  如今这里是如此热闹,皇帝怕是没有想到,仅仅半年后,江山就会易主,整个皇宫都会变天。

  冯清颜听后,跃跃欲试,看苏瓷的神色不太对,不由说道:怎么了?信王妃,你该不会是怕输给我们,不会玩这个游戏吧。

  苏瓷听到声音,收回思绪。罢了,她都自顾不暇了,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。

  也许再过不久,她就回了现代。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,都只是一场虚无的梦。

  她抬眸道:一个游戏而已,当然是玩得起。

  反正今日她也只是来随便逛逛。

  于是,苏瓷和萧祈煜一组,冯清颜和齐王一组,各自用最快的速度猜起了灯谜。双方身边各跟了一名宫人。

  两名宫人负责引导双方到供他们猜灯谜的区域,记录双方猜对的灯谜数目。

  苏瓷取下一只灯笼,朝萧祈煜眨了下眼,对着灯笼上所写的灯谜念了起来,王爷,我考考你,二三四五六七□□,打一成语。这该是什么成语?

  缺一少十。萧祈煜速度地答。

  苏瓷又再取下一只灯笼,问道:鸿江别后又重逢,打一字,是什么?

  鸡。

  单一个乖字,打一成语。

  乘人不备。

  ……

  一连十几只灯笼看下来,萧祈煜的解谜速度比苏瓷想象的还要快许多。

  苏瓷啧啧感慨:王爷,你是不是提前看过谜底?

  萧祈煜丢给她一个无语的眼神,你以为本王跟你一样蠢?

  苏瓷:……

  她这是低调好不好。

  两人玩的兴致高涨,猜对的数目远超冯清颜他们的。

  冯清颜求胜心切,睇了自家夫君一眼,心急地扯下一只灯笼,看看人家多厉害。

  她对着灯笼上的一首诗念道:苏小无寻处,府君得闻之,有暗香盈袖,佳嗣一夔足,人胜参差剪。打一人名?

  冯清颜思来想去,想不出答案,再翻到灯笼背面,好像还附了一首诗。

  池上觅残春,真有虎头风,坚持须是一,一缕芳香度。冯清颜又高声念了出来,然后,问齐王,这两首诗什么意思?你能猜到那个人名吗?

  她内心感觉读起来怪怪的,怎么有种淫词艳曲的气氛?

  齐王自然也听出了古怪之处,他拿过灯笼,仔细地看了起来。

  当看到灯笼上潇洒飘逸的字迹时,齐王震惊了。这分明就是皇帝的笔迹。

  而这两首诗,他取一头一尾,得出的结论是,苏府有佳人和春风一度。

  整个京城就只有一个苏府,皇帝近几年也没有出过京城,不大可能认识其它地方的苏家姑娘。

  而苏丞相家,就只有一个女儿。

  那就是苏瓷。

  齐王不可置信地看了眼不远处的苏瓷,拿着灯笼的手在不住地颤抖起来,一时间,浮想联翩。

  难道皇帝爱慕的人是苏瓷,而且,两人还暗通款曲,有不正当关系?

  听说,苏瓷最近频繁入宫,要说跟皇帝之间有什么,那也是有可能的。

  他居然发现了如此重大的秘闻。

  而皇帝光明正大地将心思写在灯笼上,是想当众挑衅信王吗?

  齐王心里感叹了一下,啧啧,他自诩风.流,但看起来清心寡欲的皇帝比他更风流啊,连弟媳都能下得了手。

  你怎么回事?冯清颜感觉齐王有点不对劲,摇了摇他的手,她虽然也能猜得出头尾,但她不知道那是皇帝的笔迹,也猜不出是谁。

  别说话了,换一个灯谜。齐王暗暗地朝自家媳妇挤眉弄眼,暗示她,要想保命,就什么都别问了。

  可冯清颜的声音比较大,刚才念诗的时候,就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。

  此时,齐王诚惶诚恐的反应,更是让人充满了好奇心。

  许多人争先恐后地凑了过来,来瞧灯笼上所写的内容,边看边猜,是谁胆子这么大,竟然敢写这种诗词。

  而一些认得皇帝笔迹的人,在看了后,都跟齐王一样,有了同样的论断,惊得说不出话来。

  但是,谁敢在这种场合,公然议论皇帝。

  于是,大家都默不作声,只敢暗搓搓地朝苏瓷和萧祈煜投去探究的目光。

  也不知道,信王殿下知不知道自己王妃红杏出墙的事,真是深表同情。

  苏丞相也是感到不可思议。心中只觉,这下完了。信王殿下回去,怕是要将他女儿剁了。陛下也真是的,喜欢他女儿,偷偷地来就好了,干嘛要当众挑衅信王呢。

  大家这是在做什么?这时,赵贵妃走过来,似是不解地问。

  往那只灯笼上瞥了一眼后,赵贵妃的双眉一蹙,随后,笑得柔婉,这怕是信王殿下写给信王妃的情诗吧。信王殿下借着这个场合对信王妃倾述心意,看来是对信王妃用情至深,也太让人羡慕了。

  虽是圆场的话,但是落在其他人耳里,却是欲盖弥彰,愈发显得他们原先的猜测是正确的。

  萧祈煜的笔迹,很多人也是认得的,完全不是这种风格。

  贵妃娘娘说的是,信王殿下和信王妃真是伉俪情深。众人接着赵贵妃的话说下去,又忍不住看了苏瓷几眼,心道,信王妃胆子也忒大了,竟然敢背着信王殿下,玩得这么刺激。

  苏瓷接到众人的目光后,心头一凛。

  忽然间,她只感觉手腕被人狠狠地扣住,一股疼痛感袭来。

  她一回头,就对上了萧祈煜那双嗜血的双眸,眸中喷薄而出的杀意,令她胆战心惊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qxs123.cc。番茄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fqxs12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